牙齿表面覆盖的釉质,基本上是在完成状态下生长的,但由于沟较深,容易积攒污垢。这个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会逐渐被填满。年纪较大的人不易患上蛀牙,所以牙齿长出后的10年需要倍加注意。
刚长出的牙齿其实并未生长完全,牙髓部分不够大,象牙质的厚度也不够。同时象牙质中含有大量水分和有机质,石灰化程度不够充分。因此越是年轻人象牙质中的蛀牙越容易扩大,甚至能一直发展到牙髓。
此外刚长出的牙齿根部前端呈现一种开放状态。牙齿长出到根尖部分紧锁牙根的4年时间里,几乎无法取出神经进行治疗。拥有99%无机质、坚硬强韧的釉质,经过长年咬合也逐渐被磨损。牙齿长岀后数十年,经常用于咬合的牙齿与没有咬合的牙齿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。有些人到了50多岁的时候,接近1毫米的釉质丧失殆尽,这是由咬合动作造成的。被称为“咬耗”的釉质消失现象是牙齿生理上的老化表现。
儿童的牙齿是白色的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变成褐色。这是因为象牙质的部分随着年龄逐渐石灰化,在变硬的同时颜色也发生变化。牙齿长出后象牙质内部的有机质逐渐向无机质转化变得透明。这一变化在牙根前端尤为明显,成为对抗牙周病比较后的堡垒。象牙质石灰化的更新可以看成是对蛀牙和牙周病抵抗力的强化。
石灰化更新虽然会使象牙质变硬,但是流失有机质的象牙质却会变脆弱。表面上失去釉质的象牙质随着咬合力度的加大迅速磨损。同时经过长年咬合,早已疲劳的无机物产生大量龟裂,遇到外界刺激很容易破损。此外牙根形成后象牙质厚度增加,而牙髓逐年变细。过了60岁牙髓变细,就无法进行牙神经治疗了。
推荐阅读